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母校 > 正文

聚焦母校

潘魯生:鄉村振興需重塑鄉村文化自信

發布時間:2018-03-11    點擊量:    來源:

委員檔案:潘魯生,畫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同時擔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

黨的十九大首次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來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著重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看來,“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

潘魯生:鄉村振興戰略不是短期的,它的規劃是到2050年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我想從強、美、富這三個層面都需要建設精神文明的高地。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很多的文化遺存都在農村,我們國家改革開放早期的起點也是在農村,我們現在有責任也有義務關注農村的進程、發展,在這樣一個新時代背景下要高度關注農民、農村文化建設。

不可否認,在城市化進程過程中,城市文化形成了強大示范效應,這讓傳統鄉村文化生存的土壤發生改變,同時城市文化的強勢來襲,使傳統的鄉村文化處于式微的境地。要振興鄉村文化,潘魯生委員表示首先要重新構建鄉村文化自信。

潘魯生:我前幾年到了廣東的湛江、潮汕地區,就感覺廣東的整個經濟發展和它本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很大的關系,從中你可以看到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因為民俗活動當中,包括春節,一直到元宵節,這一段每天都有活動,這種民俗活動增加了村民的一種自豪感和凝聚力。

如果把這種文化資源和鄉村文明建設、特色產業以及公共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我感覺鄉村戰略當中的文化建設就能做得非常好、非常有價值和意義。不要把它做空,文化不是個概念,文化是一種非常扎實的、進入百姓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讓過去文化遺存的東西還能再延續下去,讓現在文明的很多東西可以融進去,進入他們的生活,提升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這樣,鄉村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戰略大的戰略布局就能把它做得更有價值。

在潘魯生委員的提案中,他還建議要挖掘本地區的特色文化,振興農村的特色產業。

潘魯生:農村的文化產業是非常豐富的,包括特色旅游、傳統手工業等等,我們出口的工藝品貿易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誰做的?都是我們農民做的。但過去它是作為一種加工業,它不是主體。如果促進農民成為特色產業的創作者、制作者、參與者,充實其勞作,充實其營銷,充實其藝術創作,就有可能形成有特點、有市場、有發展潛力的市場產業。

在這個提案當中我一再強調,所謂的戰略就是黨和國家的一個大的布局,那么落地應該怎么辦?我感覺首先是政府主導,政府要管這個事兒。第二專家參與論證,專家介入之后它就有生機,老百姓自己就感覺,這是一條致富的路子。傳統村落和現代村落建設當中,文化景觀的營造、傳統村落的再利用、專家的介入,如果做好了,會達到非常好的一個效果。

振興鄉村,重建鄉村文化自信,就要把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文化傳統、民情風俗習慣以及鄉規俚俗發揚光大起來,同時更需要政府的引導和各界人士的介入,只有各方攜手努力方能讓鄉村成為真正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潘魯生:當下肯定是有很多的問題、困難和難點,正是因為有了困難和難點,我們才制定國家戰略,做這樣一個戰略就是要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讓我們新一代農民日子過得更好,更有自豪感,他會感覺住在農村,空氣也好,食品也好,民族文化的很多東西都在這里傳承,我感覺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挺好的。

                                                 轉載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娛樂廣播兩會特別節目《2018兩會文化訪談錄》


關閉

地址: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大學路1255號 郵編:250399

微信服務號:sdadaxy;電子郵箱:xiaoyou@sdada.edu.cn

校友辦聯系電話:0531-89626530


︻官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