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母校 > 正文

聚焦母校

潘魯生院長接受接受山東廣播電視臺采訪

發布時間:2011-07-01    點擊量:    來源:網絡信息管理中心
               


潘魯生院長接受接受山東廣播電視臺采訪

    7月1日,值建黨九十周年之際,山東省文聯主席、我校潘魯生院長就《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接受了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以下為訪談實錄。 
    記者:參觀《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潘魯生《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是山東攝影家獻給建黨九十周年的一件特別的生日禮物。參觀展覽讓我感受到了巨大情感震撼,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這里面每件作品背后都有一個老黨員真實的人生故事,通過紀實影像作品,我們可以真實的了解那些曾經為共和國的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今天簡樸、平和而又幸福的生活,感受到他們為黨為國無私奉獻的真情以及對于生活的樂觀、知足的心態。在檔案展示中看到他們在革命年代寫的入黨志愿書,一個個樸素而又偉大的愿望,讓人心底油然升起崇高的敬意,獲得一種對于今天生活的思考。
    記者:您認為這次影展的特色是什么?
    潘魯生:這個影展的特色主要有兩個。第一、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展覽。展覽分“追憶與訴說”、“幸福與感悟”、“對照與思考”三個主題,著力表達紅色血脈中老黨員的非凡的歷史貢獻以及老黨員們豐富多彩的快樂生活。影像中的老黨員最年輕的也年已八旬,最長者超過百歲。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攝影家拍攝記錄的四年間已經有200多位老人陸續離世。這些鏡頭紀錄下的是他們真實的人生故事,經歷過崢嶸歲月的他們,仍然保持著質樸、勤勞、堅韌、樂觀、淡定的本色,既樸實無華,又豐富多彩,讓人從中獲得一種精神的洗禮和升華。第二、就展覽形式來講,這是一次“全媒體”綜合應用的展覽。整個展覽的展示設計非常專業,充分利用了圖片、影像、實物檔案、數字成像、3D等多媒體技術手段,靜態與動態相得益彰,為觀眾營造了一個立體、可觀、可感的展覽空間。地瓜干、銀杏樹、鏡子三種象征物的交替出現,巧妙進行了過去和現在的語境轉換,體現了設計者的策展匠心。
    記者:本次影展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潘魯生《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影展最大的亮點就是莒縣夏莊部分老黨員親臨展覽現場,山東廣播電視臺進行實況錄播。在展覽空間里,本色不變的老黨員們回憶歷史,講述他們真實的人生故事以及在黨的生日之際參加活動的樸素感受,觀眾由此可以近距離與他們互動,親身了解每一幅照片后面的感人的故事,感受老黨員們的樸實本色和人格力量。通過與老黨員們的交流,讓我感到經歷過崢嶸歲月的老一代革命者,至今仍然保持著堅定的理想信念,仍然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熱愛生活。這是展覽畫龍點睛的部分。
    記者:影展中哪件作品讓您最受觸動?為什么?
    潘魯生讓我最受觸動的作品是曾毅先生拍攝的一幅名為《我兒子是泰山學者》的作品,這幅中兩位夫妻黨員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主人公趙洪勉1921年出生,1944年入黨,長期擔任地下交通員。閔慶蘭1923年出生,1947年入黨,曾經為黨的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照片中閔慶蘭手持他們的第五個兒子趙修松受聘山東省政府“泰山學者”的證書,臉上洋溢著幸福自豪的表情。趙修松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是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的知名專家。就作品本身而言,它具有豐富的時空感和故事性,老黨員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建設中默默奉獻,他們辛苦培養的后代今天已經成為棟梁之材,孩子的成就是他們在以另一種方式為祖國做貢獻,這也正是老人內心感到幸福自豪的根源。

 

采訪現場

采訪現場

《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

曾毅作品

曾毅作品

《本色——中國·夏莊紅色群落影像展》

關閉

地址: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大學路1255號 郵編:250399

微信服務號:sdadaxy;電子郵箱:xiaoyou@sdada.edu.cn

校友辦聯系電話:0531-89626530


︻官


信︼